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三十年前的遊記—陳奕迅首演的《深夜特急》


我像發現新大陸般竟然在youtube上看到1996年上演的日劇《深夜特急》的陳奕迅,我不是陳的歌迷,但記得他好像沒有做過日劇,翻查維基,陳是約在9697年出道的,而且沒有提過他有份參與此劇演出。陳在劇裡飾演張先生,因為此劇改編自同名小說,是一個日本人當背包族旅遊的故事,第一站就是香港,主角其中有一幕就遇到他,後來發現劇裡原來也有周海媚飾演麗儀一角。

此書或此劇重點不在陳奕迅,在標題起陳奕迅,只是想吸引一下陳的歌迷進來這裡,就如書名之於圖書一樣重要。我就覺得奇怪,作者旅行期是約在1977年至1978年之間,1986年成書,1996年才有日劇改編,怎麼可能在2012年才翻譯出版?但印象中我並不記得有哪間出版社曾出版過。果然翻查資料,原來此書之前譯作《午夜快車》,有些印象,因與一套關於主角困於土耳其監獄的電影同名,而事實上Midnight Express本就是土耳其監獄中有逃獄的暗喻。

此書在日本書名原就是《深夜特急》,一換成「午夜快車」就失去了原先的日本感,也對喜歡日本文化的香港及台灣人不夠吸引。今次用回「深夜特急」,封面還印有「背包客出門第一書」,也就大概了解圖書內容。

一個背包客去旅行的故事,寫下在各地遇到的人和事,坊間相似的書實在多不勝數,但有趣的是他寫七十年代末的香港(我是未出世的),我很想看看書中描寫跟現在的香港有甚麼分別。除了有些地方已經消失外(例如油麻地碼頭已填海),應該就是那種背包客最愛的混雜多元又精彩的生活風情吧。到處都是地攤,每一個店舖都有其特色,賣藝唱歌街頭表演,還有以前的鄰里人情味,例如失業漢沒錢還可在麵店記帳下次付(還請了主角吃麵)。

當然,我們還有廟街女人街,還有行人專用區的街頭表演,不過就是多了好多好多大型商場及一式一樣的連鎖店舖。有時有外國朋友來港,你總會覺得不知帶他們到哪裡,因為總覺得周圍的地方也差不多,更糟糕是你會覺得其實香港有很多地方都跟國內的商業城市相差無幾。

主角在香港仔還看到數千艘船(好像誇張了點),海邊的馬路上還圍了很多大人小朋友一起吃東西及玩耍,他很容易就跟小朋友混在一起玩耍。我即時在想現今香港還有哪個地方可以這樣做,想來想起也只有流連公園的童黨,又或染上金髮的小型MK仔群。

全球化的影響並不只景觀及生活風情,還有資訊的流通,都令現今的旅遊顯得不一樣。主角無論到香港、泰國、新加坡、印度,差不多事先是「零資訊」,地圖也是到達後在酒店索取,那種一個人在途上流浪的探險浪漫情懷,現今差不多已難以實行,因為我們現今每天都在旅行,報紙雜誌電視的旅遊資訊、旅遊書、互聯網的資訊,或是google街景,都令你不再對其他地方感到陌生。

香港人的旅遊,其實是跟著旅遊書將資訊重現眼前(representation),到當地就是用手機gps位置以及拍照放上facebook。當然,沒有時間閒情流浪嘛,唯有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旅遊。這種模式不是不好,我自己也很喜歡這種食買玩跟旅遊書走的旅行(但我已多次因書中介紹得太差而將旅遊書在旅途中丟掉),只是如果旅行是一種探索當地、充實自己的行為,每次旅行後有「叉電」的感覺,顯然又不是這種食買玩。

Lonely Planet》的創辦人Tony Wheeler年輕時與太太蜜月旅行,然後就在七十年代自資出版了《Across Asia on the Cheap》,大賣後又出第二本,漸漸《Lonely Planet》變為旅遊人的聖經。幾年前本地雜誌《CUP》專訪Tony,他提到不要再把《Lonely Planet》奉為聖經,因它只是一種輔助品,一個愛旅行的人,應該是開明的,應該是自行學習。《深夜特急》的作者澤木耕太郎在70年代只帶一本詩集(是一本中國詩集)就從日本遊蕩到倫敦,在今時今日各個地方都如此進步的年代,如果不趕時間,其實旅行實在沒必要帶著旅遊書跟著它走吧。

澤木提到在新加坡想起自己原來已沒有「星期」的概念,不知歲月生命如何流逝,那種自由的暢快,只會令原先以為寫文後可以抒洩一下情緒但明天仍然要工作的我陷入混沌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