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電子書的閱讀感

前兩天回家恰巧不想聽收音機(我是用iphone聽收音機的),便一邊播著歌,又恰巧一個談出版的blog有更新文章,便打開閱讀,我猜想應有五、六千字吧!花了少許時間閱讀後,覺得很有閱讀感。這或許是第一次用iphone閱讀這麼長的文章吧!又再是恰巧是談電子書的文章,於是又不其然想著電子書的趨勢及發展。

電子書發展數年,在香港的討論我記得應是在上年開始興起,尤其是kindle的出現,更令各大小報章雜誌紛紛討論電子書,無論是硬體、軟體、舒適感、市場定位、版權問題、出版社之存在價值、閱讀感,幾乎可以說出的角度也有人說過了,加上台北書展又剛落幕,會場有不少重點力推電子書的攤位及產品,另外還有ipad的誕生,電子書的討論還有一段很長的日子會繼續下去。

我是再想從閱讀感的角度談起,有人說電子書永遠取代不了紙本書,因為紙本書那種質感、書香及閱讀感並不能取代,尤其是閱讀感,面對著冷冰冰的屏幕,絕對不及對著書本來得好。而說到這裡,大多的論述就到如此了。但如果我們再深一層問下去,甚麼是閱讀感呢?電子書真的沒有閱讀感嗎?想來又應該不是如此。所以,當我用iphone看完一篇長文章,我便發現其實閱讀感理應來自對「書本」內容的投入程度。因為讀者專注地投入了內容,才會有所謂的閱讀感。

從這角度看,我會覺得在未出現電子書前,人類習慣主要透過書本閱讀,因此當電子書出現的時候,實在有很多人不習慣這樣看書,至少我覺得老一輩的會如此想,覺得電子書產生不了閱讀感。有些人覺得看久了眼睛很疲累,有些人總覺得要有翻書的感覺才要看書。我覺得說穿了,其實是電子書這種載體根本難以讓這類人投入在內容上,他們總是看到一兩頁,便可能會覺得不耐煩,然後就想從紙本書上看了。

另一邊廂,有人說年青一輩生於電腦互聯網發達的年代,早已習慣看屏幕,因此他們將來看書,也只會看電子書,而不會看紙本書。對此我覺得並不一定,反而我覺得正因為他們習慣看屏幕,但同時他們也總有機會接觸紙本書,他們比老一輩多一種選擇,可以看電子書,也同時也可喜歡看紙本書,視乎個人喜好而定。除非紙本書在這世上消失,否則的話,總有些人會看電子書,也總有些人看紙本書。

不過,電子書的興起我覺得某程度上對閱讀帶來好壞不一的效果。好的是可能多了人閱讀,不好的是讀者真的在閱讀嗎?我的意思是,「閱讀」是一種十分專注的過程,太多distraction其實就是影響閱讀的質素及產生不了那種閱讀感(閱讀感的重要性有機會再談),就像你用電腦看一篇文章或文件,我相信你總有一種經驗,就是看了一至兩頁,又會check一check email ,又會覆一覆msn,然後又會看看facebook。因為太多distraction,所以我覺得這也是電子書的弱點。Ipad的眾多功能就不用說了,但是即使連只供閱讀的kindle,我覺得同樣有一定的distraction,因為你可輕易突然下載其他圖書,又或按一個鍵盤就轉換第二本書(當然紙本書你也可隨手轉換一本,但過程總沒有按鍵那麼迅速吧!)。如果一個人可以排除這些distraction而專注對著屏幕閱讀,我覺得絕對能一樣得到閱讀紙本書的閱讀感。

不過,我覺得要排除這些distraction並不容易,也因此習慣網上閱讀的人都只能看短文,久而久之,會否再有人繼續「閱讀」下去呢?我覺得這其實是比「電子書淘汰紙本書」更大的問題。

2010年2月7日 星期日

《幸福窩天倫》

在大片《阿凡達》、《十月圍城》加上爛片(卻又好有宣傳)《花田囍事》及《72家租客》的一個月,《幸福窩天倫》實在是滄海遺珠的好電影,沒有任何的宣傳,在Wisenews也只有三十多條相關的新聞(有些更不是新聞)下,我相信應有不少人沒有看過這套戲,而單看內容,其實也只是一個結構簡單的故事(而且是翻拍的),就是老父喪妻後,四子女在聖誕齊齊「放飛機」沒有回家吃飯,於是老父展開「尋親之旅」,給子女們一個驚喜,卻發現家家有本難諗的經。

電影只有100分鐘,原本只是覺得會是簡單的溫情小品,卻想不到會有那麼多的窩心及流淚的位置。而明知第一幕是描述老人喪妻及子女「放飛機」的失落,明知擺明是要煽你覺得老人有孤寂感,但最終還是被簡單幾個鏡頭就觸動情緒。羅拔迪尼路這老戲骨是好得沒話好說,要是你說香港有哪個演員可以做到,我會想到秦沛,而秦沛在電視角色上也事實做過類似的角色,只可惜電視劇本不好,不敵這部短短的電影所帶來的感染。

有人看這套戲可能只覺得是一套簡單的親情片,然後覺得,嗯,應該多些回家吃飯,多關心屋企人。而在我看來,這套電影內還有一種關於老人遲暮的情感,那種行到人生最後一段,卻在心目中與現實世界中有著巨大的落差。老人在後生時只懂顧著四個子女的生活,對他們給予一定的期望,因此也選擇了一份對健康有影響的工作(較高收入吧),而卻在最後階段的夢境裡被子女問到父親個人的人生究竟是為了甚麼?而這亦令我想到現今實在有太多父母只將自己的人生交托在兒女身上,卻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到老來了,幸運的子女會陪伴在側,又或會定時定候關懷自己,而自己也感受到他們個人的成就而喜悅,不幸運的,就像老人般,子女都不願回家或跟父親聚了,又或是不是出於自願的聚會,而父親也以為子女生活很好,卻現實就是不一樣。

其實我想這也是一個很現實也很普遍的家庭問題,父母年輕時為子女仆心仆命,失去自己,卻老來子女獨立後便好像感到迷失,而這種完全的仆心仆命有時候我更覺得是對子女的一種壓力而令兩代人出現溝涌的鴻溝。所以,在這裡我還是要不厭其煩地提一提人生與夢想的重要關係,在這裡只是以第二種方式呈現出來。又所以,我是由衷地配服一位年屆接近七十歲的陳先生在六十歲的時候創立印刷廠。我問過他為甚麼六十歲退休了還要走出來創業,他就是說既然仔大女大也有一定的資金及人脈,在這行又打滾了數十年,那時創業是沒有那麼大風險,何不出來試一試。潛台詞其實是:「六十歲的我還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現實是,這位陳先生自覺十分年輕,經常在後生面前問他們覺得自己像幾多歲(當然答案是比實際歲數少),而且熱愛足球的他更完全投入足球世界,成為一支非一般球隊的領隊,又經常尋找便宜機票捐來捐去看世界不同的球賽,中氣十足,在工作上有時面對他直接了當的提問,實在不易應付。(這是稱讚他啦)

其實《幸福窩天倫》也令我想起2002年積尼高遜的《薯嘜先生》,同樣是一個老人喪妻後踏上一道旅程,藉此帶來一種心靈的解放。不過我始終喜歡羅拔迪尼路多於積尼高遜,始終積尼高遜的樣子還是多了一點邪氣了。(是的,我是以貌取人~)

不過,《幸福窩天倫》的主線還是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及關係。除了那夢境外,其實有很多情節及境頭處理得不慍不火,恰到好處。就如父親給四個子女的信,並不是一封如何感人的信件,只是一張簡單的合照及語句,也很配合父親本身的性格。還有幾位子女的表現,也是非常平實地表現出現實的情境。所以儘管這是一套翻拍、故事結構簡單、主題看似很老土,卻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