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誠哥愛閱讀


有一個出版及閱讀網報道,香港首富李嘉誠原來喜歡看書,更引述《福布斯》報道,他每天會盡量抽時間看有關科學、經濟、政治和哲學的書籍,文中更說:「他承認在二月深深迷上一部關於明朝宰相張居正的歷史傳記。」用了「承認」二字,說起來好像是天大的秘密。

老實說,一個人看甚麼書,看了多少書,根本不是奇怪。讀書本來就是很尋常的事情,卻不知是否因為時代改變,讀書變得非常神聖。前幾年就有媒體報道幾歲人仔看了幾千多本書,好像讀書就是為了打破世界紀錄;馬家輝曾提到他的女兒在作業裡寫「爸爸回家很喜歡讀書」,卻被老師改成「看書」,彷彿大人回家都不會專心讀書。

關於讀書這個問題,幾年前當梁文道等人還在本地活躍的時候已講述過無數次,劉細良等人就曾不下數次在電台提到Tom Hanks的《機場客運站》中,有一幕是女主角Jones在書店購買了一本厚約5cm的拿破崙傳說,輕描淡寫地說,買這本書是「抵睇」矣,將閱讀說成一種反撲歸真的人類自然的消閒行為。不過這情況要是在香港出現,旁人看在眼裡肯定會以為她是一位歷史系學生,而事實上我在大學時期也遇到同樣情況,當我拿著一本劉再復的《告別革命》時,就有同學以為我要做CCIV(全校必修之中國文化科)的功課。

從來香港的閱讀風氣都比較功利(又或許說有甚麼在香港是不功利的?),誠哥在讀書方面,卻竟然不算功利。因他確實是一個閱書層面較廣的人,所以他也說到對待任何事,均要從三百六十度把事情看得透徹,以所有角度看世界,他喜歡看書就是這個原因。

這理念與台灣的「出版閱讀達人」詹宏志的「咖啡論」很相似,詹宏志好像在十年左右經常將咖啡比喻讀書,說當咖啡粉、糖、水、奶混在一起,所有東西都消失了,只餘咖啡。它們真的是消失了嗎?其實不然,只是它們化作了另一個形態存在。他說,讀書也一樣,你很難說讀了一本書然後要在那裡應用,又很難做了某樣對的事情而會提起讀了哪本書,讀完的書就像那些東西,化了,化成為人的思想及精神形態,是為一種人文精神。這種非功利化的閱讀習慣,現代人已不常見了。

不過,誠哥真的屬於這類人嗎?我有些質疑,因我很清楚記得,誠哥是不看文學作品的,他討厭文學作品,認為那是浪費時間,沒有作用,這顯然與很多文學之士說「沒有文學就沒有人生」呈相反意見。雖然如此,誠哥愛讀書的習慣是值得敬佩的,而更厲害的是他從不看文學作品,卻有創作文學巨著的潛能,以及異於常人的豐富想像力,不然他怎可能創造出登峰造極之作「天宇海」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